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灵台 >  文化旅游 >  皇甫谧文化

皇甫谧画传欣赏(一)

来源:灵台县文旅局 作者:王亚楠 发布日期:2022-07-16
分享到:

皇甫谧,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生于汉末,长于曹魏,逝于西晋,一生跨越三朝,经历坎坷。少年“痴于嬉乐、游荡无度”,青年“浪子回头、奋志于学”,壮年“著书立言、声誉鹊起”,晚年“书成《针经》、泽被后世”,四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历程,铸就一个千年不朽的人间传奇。皇甫谧生于战乱流离年代,以学作舟,高蹈林泉,累召不仕,学医救人,为后世树立了一座彰显坚强精神意志、高尚道德情操的丰碑,尤其是他在文史医哲等诸多领域的丰硕成果,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形成了自成一体、特色鲜明的皇甫谧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缅怀皇甫谧这位诞生于灵台大地的圣贤先哲,弘扬其悬壶济世、立志救人、不务虚名的高尚品德,继承其身残志坚、以身试针、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彰显其身体力行、力倡薄葬、移风易俗的伟大人格,我们在广泛搜集、反复求证相关传说和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将皇甫谧生平故事汇集成册,编撰成这本《皇甫谧画传》。我们希望,通过这本画册的编撰出版,让更多的人认识皇甫谧,更深入的了解皇甫谧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其理念和精神,更有力地推动皇甫谧文化走出灵台,走遍中国,走向全世界。

针灸鼻祖

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我国魏晋时期著名学者、名士,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和医学家。他以多病之躯,“带经而农,博综典籍百家之言”,著书立说,在诸多领域建树颇丰,传世的有《晋征士皇甫谧集》《高士传》《逸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帝王世纪》《年历》等文史著作多部,尤其医学巨著《针灸甲乙经》,对中医针灸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了系统总结,开创了针灸医学理论之先河,被后世誉为“针灸鼻祖”。

玄晏出生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皇甫谧出生于安定郡朝那县皇甫湾(今灵台县朝那镇三里村)。在今天的朝那一带依然留存着“皇甫庄子”、“皇(王)室”、“车头坡”、“歇马店”等与皇甫谧相关的古老地名和传说,为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历久不衰。

生逢乱世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赤壁之战曹操败退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剪灭关陇割据势力中,至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大破马超,将河陇半壁收入曹魏版图,位于河陇东部的皇甫谧家乡安定朝那,亦归曹魏政权节制。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皇甫谧诞生之时,正值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以及因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和大量的流民迁徙,百姓民不聊生,偏处安定朝那一隅的皇甫氏族也未能幸免,处境艰难。

身出望族

“皇甫”一姓源于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一族,周克商后封微子启于商丘,国号为宋。宋至第十一代国君戴公,有儿子名充石,字皇父,至皇父的孙子南雍缺,开始以祖父之字“皇父”为氏。百余年后,宋灭国,皇父氏族人在南雍缺后裔皇父鸾的带领下迁至茂陵,并改“父”为“甫”,“皇甫”一姓遂正式成为华夏姓氏中的一员。从皇甫谧的远祖、安定都尉皇甫携之时起,皇甫一族便是东汉名门世族,至皇甫谧四世祖皇甫规平定“羌乱”,曾祖皇甫嵩出任“三公”之一的太尉,皇甫家族达到辉煌的顶峰。

名门世家

皇甫谧身出将门,祖上曾累世为官。六世祖皇甫棱为度辽将军,五世祖皇甫旗为扶风都尉,四世祖皇甫节为雁门太守。节之弟皇甫规,字威明,是东汉时的名将、学者,任泰山太守时,曾平定叔孙无忌起义,历任中郎将、度辽将军等职,官至护羌校尉,封寿成亭候,为凉州四明之一。曾祖皇甫嵩(?-195年),字义真,东汉末期名将,少有志,好读书,习弓马,文武兼备,出任后因平定黄巾起义战功卓著,升任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董卓之乱中曾遭陷害,后官拜征西将军、太尉。

家道中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皇甫谧祖上以个人功绩将家族带入了鼎盛,但也因先后逝去使得家道日见式微。皇甫嵩去世以后,皇甫谧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陵令,父亲皇甫叔侯仅举孝廉,耕读于乡里,一生未曾出仕。 到皇甫谧出生时,家道更为衰落,安定皇甫氏虽仍为关陇望族,实际上只剩下曾经光耀的“士族”虚空头衔。

叔父寄养

从皇甫谧的《解寒食散论》的记载:“其兄翻阅古籍得解大石之方,方使皇甫谧免于痛苦”,我们不难看出皇甫谧出生之时家中已有兄长,但因其叔父早年膝下无子,皇甫谧从小便过继给叔父为嗣。虽连年战乱,家境困难,但叔父叔母待皇甫谧如亲生一般,皇甫谧也从小衣食无忧,度过了一个愉快安适的童年。

迁居新安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十月,曹丕即以“禅让”之名废献帝刘协而自立,国号为魏;第二年,刘备称帝蜀中,国号为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定国号为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此时的安定郡,由于魏、蜀争夺陇右战略要地,加之临近的匈奴、氏、羌等势力的侵扰,年年兵连祸结,人民流离失所,百姓生活举步维艰,大批民众逃亡外乡,皇甫谧亦随叔父一家徙居弘农郡新安县 (今河南省义马市)。

聪慧贪玩

虽然皇甫谧父亲为其取名为“谧”,期其宁静致远,但也许是武将世家其特有的好动基因,皇甫谧自小便贪玩好动,常常带着同伴上蹿下跳,搞的鸡犬不宁,养父母对此非常无奈。皇甫谧在《玄晏春秋》中记载“邻人亡斧及鸡,意予窃之”,可以想像小时候的皇甫谧在邻人眼中就是一个调皮捣蛋,不务正业的问题少年。

少有武志

皇甫谧17岁时已长成“7尺4寸”(三国时1尺等于现今24.2厘米)的男子汉,但仍然不喜欢读书,他的身上或许流有祖辈驰骋疆场的血液和基因,加之战乱年代名将辈出、好勇尚武等因素的影响,他时常像顽童一样,跟表弟梁柳等一伙好动的伙伴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若习兵。对于武将世家的皇甫谧为何爱武却未从武,我们不得而知,但乱世之中,从武也许可以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从皇甫谧的名字我们也不难看出父母对皇甫谧的期望是其平安一生,而并非振兴家世,这份期许应当对皇甫谧后来的矢志高蹈有着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