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灵台 >  文化旅游 >  红色文化

灵台党史||中共灵台地方组织的建立

来源:灵台县文旅局 作者:王亚楠 发布日期:2025-05-27
分享到:

1944年夏季,灵台县西屯青阳山青年农民柳书来(后更名柳登科),因家境贫寒,负债累累,为躲债到平凉大寨关家垭壑一带先赶麦场,后打短工。不久,他结识了此地“三合成”中药铺坐堂医生李大先生和药剂师李二先生。“三合成”中药铺实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平东工委于1940年建立的秘密联络点,又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平东工委机关驻地联络点之一。李大先生名李义祥,镇原县惠家沟门村人,抗战初期的中共党员,时任中共平东工委委员;李二先生名乔培仁,华亭县高山乡(今上关乡)上关村人,是李义祥发展的地下党员,曾化名李玉坚、李玉玺。他们以看病、卖药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通过一段接触,李义祥、乔培仁对柳书来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认为他出身好,苦大仇深,性情豪爽,富有正义感和朴素的变革要求,便经常有意识地和他谈论时局,向他宣传革命思想和道理,启发其逐步提高阶级觉悟。同年10月,由李义祥、乔培仁介绍,柳书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灵台境内的早期共产党员之一。

柳书来入党前,曾向李义祥、乔培仁详细介绍过西屯小村徐家徐培俊的基本情况,李、乔通过柳书来初步了解到徐培俊是教师出身,为人正直,思想进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1944年8月中旬,他们以柳书来名义给徐写信,约他到关家垭壑面叙。徐接信后即动身去关家垭壑相会。他们几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在徐逗留的几天内,他们既谈家常,又谈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抗日战争的局势以及人民革命斗争的形势等。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李、乔对徐本人及其家庭、家乡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徐也大长见识,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10月下旬,乔培仁受平东工委派遣,专此来灵台开展工作。起初住在柳书来邻居家,后住徐培俊家。两月之间通过秘密走访、串联,他详细了解、掌握了甘范咀、小村徐家一带的基本情况,初步物色了一批培养、发展对象,返回平东工委作了汇报。1945年2月下旬,乔培仁再次来灵台,以给徐培俊家做工为掩护,积极开展秘密活动,致力于灵台地下党的创建工作。3月上旬,根据徐培俊本人的申请和表现,经乔培仁介绍、平东工委批准,正式接收其加入了党组织。从此,乔培仁、柳书来、徐培俊三人作为灵台地下党组织的创建者,积极开展了党的发展工作。

当时,上级根据整个形势,提出在国统区建党的原则是:“发展中求巩固,巩固基础上求发展”。乔培仁等三人严格遵循这一原则精神,在小村一带采用单线联系、个别了解的方法,坚持以贫雇农为基础的建党路线,主要在贫苦农民、青年学生中物色对象,进行考察培养,发展党员。对培养对象从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其出身、经历、社会关系、品行和政治态度,多次进行个别谈话,启发阶级觉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党员质量。为了严守机密,发展党员一律口头申请,一至两人介绍,经上级批准,个别通知入党,不写任何文字材料,不造花名册,一切凭脑子记。要求入党者必须记住入党时间、介绍人和侯补期,必须积极物色培养发展对象,积极为党工作,必须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经过积极慎重地做工作,1945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先后吸收徐培让、徐培钊、徐善魁、徐培金、徐正义入党。至此,包括乔培仁共有8名地下党员,为中国共产党在灵台建立组织打下了基础。4月底,经上级批准,中国共产党灵台的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小村徐家临时党支部成立,乔培仁担任支部书记,徐培俊担任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