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灵台 >  文化旅游 >  民间传说

双堠子墓的来历

来源:灵台县文旅局 作者:王亚楠 发布日期:2024-01-02
分享到:

相传,古时候平凉有三个秀才,经凤翔府前往京城赶考途中,相约每人只说句话,来夸夸各自老家的名胜,状貌最高大者为胜。平凉秀才首先说:”平凉有个崆峒山,山顶砖塔快戳天。”泾川秀才连忙接应:”泾川有个大云寺,把天磨得咯吱吱。”灵台秀才立即说:”灵台有个双堠子,把天划了两绺子。”那两个秀才听罢自愧不如,也对灵台双堠子好不叹服。

这个故事在灵台方圆流传已久,其中所说的双堠子,位于灵台县西屯乡店子村沟栳社,具体在西屯乡以东四华里那条宽阔大道南边,紧连吴凤公路。现有锥形墓冢两座,大小相等,冢高五米。据旧志记载,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皇甫松、皇甫竹兄弟的合葬墓。这里至今还世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双堠子墓的故事。

话说唐宪宗元和八年,刚任监察御使和礼部员外郎的牛僧孺(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乡官庄村牛村社人),收到后任唐工部侍郎的表弟皇甫提送来的一份喜贴,知道是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的表弟皇甫提喜得贵子,并邀他为自己的这个长子取名。牛僧孺听说这男孩生得聪慧,不禁赞叹:”想必我这表外甥也会禀承其父辈灵性,极具奇才大略吧?”于是,给这孩子取名子奇,并派人前去祝贺。皇甫堤随后看到长子刚直不阿志向高远,确有象祖辈那松柏做雪般的禀性,便也按皇甫家族辈份排列的取字规则,给自己的爱子另取一名为皇甫松。

作为牛僧孺的表外甥,皇甫松自幼生活在江南,被亲友视若掌上明珠,养尊处优,生活安逸,自号檀李子,他诗善词,颇有才情。到中青年之后,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皇甫松,离开久居的长安,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怀着对清廉盛世唯才是举的来竟理想,和对有着极其辉煌历史的皇甫氏族慎终追远、继祖承宗的一腔深情,只身领着书童,前来灵台寻根祭祖。

原来,皇甫松是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甘肃省灵台县人)的长子皇甫童灵的后裔。从皇甫谧时代起,晋汉至隋时期,安定郡下属朝那县(治郡在今灵台县朝那镇社古村城里社和王什社<旧称皇室>一带)皇甫湾东南的皇甫氏族,世代就享有着士族优待,在朝野威望极高。

皇甫松由长安经陕西凤翔沿川艰难西行,到灵台县新开官庄牛村祭拜过表舅家族后,终于到达了安定朝那镇。初临朝那镇西南塬边,只见皇甫湾这块风水宝地田园依旧,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林间飞鸟成群,每一块方砖,每一孔古窑旧洞,处处遗迹无不掩映在四面层峦的环抱之中,远近云雾缭绕,漫山氤氲紫气更使皇甫湾胜似人间仙境。眼前此景,让皇甫松无比感怀,当即赋写一首“古松感兴”诗: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美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当日原路返程行至今什字镇时天色已晚,心神俱惫的皇甫松和书童人住一客栈,欲次日趁早前去今今独店镇皇甫谧墓园祭扫祖坟。丧半时分,他梦见自己在回家途中迷路了,以至不辨四方,连何处是家竟也不知,脑海一片空白。情急当中,却见鹤发童颇的道长飘然落定,一番安慰后对他叮咛再三,所说梵语不曾记清,但那语意相当明确,大约说是来时道旁歌息处,双鞋倒土峰长成,原路再过一土桥,向东三里便是家。皇甫松急忙谢过,还向道长畅叙四十多年心中淤积的郁闷、失望,岂料道长非但有过比自己更多的苦难、郁闷与失望,还极坦诚地劝他继续慈悲为怀,苦心修行,必成正果。他不由饮酒感叹,赋诗“劝僧酒”一首:

“劝僧一杯酒,共看青青山。

酣然万象灭,不动心印闲。”

诗刚赋毕,那道长不知何时已飘然无踪。

凌晨时分,皇甫松深感此梦奇怪,且觉体力渐渐不支,恐吵醒他人,便轻轻唤醒书童,告诉梦境,并取笔展笺录下梦中所有尚能记得的梵语和诗句。当他意识到自己即将不久人世时,嘱咐书童找到梦中道长指点之地安葬自己,说是因为他也觉得那里可以西望氏族故里皇甫湾,东祭独店祖坟园,南拜表舅耿廉相,能让他真正魂归桑梓,在此了却自己的最后心愿。言毕安息,享年五十二岁。

书童经过西屯土桥向东行三里路时,确实惊奇地发现,日前皇甫松行至此地歌息时,曾将路途落人两只鞋内之土随意倒在道南空地上,几日内居然平地疯长,已经大如两只精致皂靴模样的小土堆了,再问附近村民,他们不仅看到了同样奇观,还发现这两只精致皂靴模样的小土堆,如如同雨后春笋能同时自动长大,一日高过一日。众人都认为此地必然是因为才子皇甫松托了这一奇梦,才变得有了这么特别的灵性,于是,以极其简朴而隆重的候王礼仪,一起将皇甫松移灵安葬于此。

接到书童等人报丧,与兄长志趣一致、同样名气很大的皇甫松之弟皇甫竹悲痛欲绝,携家族星夜赶来凭吊。谁知本就体质很弱的他,由于长途跋涉,身心交瘁,加之悲伤过度,刚一跪拜在兄长墓前就昏厥过去,再也未能缓过气来。一对名门才子,手足情深,竟然这般相继殒落!众亲友依照皇甫竹前来凭吊时希望永远陪伴着哥哥的这一意愿,同样以极其简朴而隆重的候王礼仪,将皇甫竹安葬在皇甫松坟头东侧的另神奇土堆下,让这对名门才子兄弟在皇甫故里同一墓地,相伴长眠。当地群众深为这对名门兄弟其才、其情感动!随后便自发修亭建祠并以地方民间俗语,称此奇特的合葬墓地为“双候子”,以示纪念。时人闻知此事,无不悲恸,扼腕痛惜!

尽管唐宋之后的一个时期,官府为标记驿站里程,曾借用极有高度的“双候子”两座墓冢代替过邮驿站间里程碑,从此改称“双候子”为“双堠子”,但官方这做法从未影响百姓的俗称本意与民间祭俗。后经千百年的改朝换代和沧桑变化,“双候子”原有亭祠等古迹建筑虽被破坏殆尽然而,从古到今,凡是路经“双娘子”的行人,都会自动驻足,焚香化纸,凭吊这对兄弟才子的英灵:当逢盛会佳节,特别是每年的农历除夕至正月十六,“双境子”都有大型祭祀活动,灵台县内和周边群众不但会前来”双候子”酒酒扫基,陕甘等省也有人来“双候子”给这对始终自称“安定朝那人”的才子添土致哀;乔居他乡的皇甫氏后人,更是时常涉万水千山,慕名前来拜谒祭祀,使其昔日的名门祖陵,变成了后世的祖仙,这更促使”双候子”两座墓家高度与日俱增,更显奇伟。

当地群众至令认为,“双猴子”地貌奇特,双峰做天,通体秀美,以其”双坟松竹薄笼烟、局夕帮费公烟月”的风骨,做手自然田园环境与周围山水之间,收发出派安祥的美感,不仅传递着悠远的历史借息,形显了灵台淳厚的商周遗风与人间手足真情,而且寓意着百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并对拜机、祭把迎贤、尊仕、求子、求学升迁、耕读、避祸除灾、预防疾患渴里青安等均有神益极具启迪人们和谐生活.事业发展、幸福人生、调节气候、美化村容等实际功能,凡来拜条者,均能威灵感应,有求必应。尤其今天,”双堠子”已经既成为当地传承民间良俗和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基地,也成为弘扬民族气节和民俗理念、创建文明生活、推动事业有成的一种精神象征。因此,自古至今,参拜”双堠子”的人络绎不绝,这里常年香火不断,是灵台极有灵气的名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