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引领发展的脚步,岁月铭记奋斗的足迹。自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灵台县坚持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机遇,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实做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卫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持续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亮出了一组组发展的新数字,交出了一张张喜人的成绩单,奏响了灵台卫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全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十五年来,坚持打好“保障牌”,筑牢实施根基。完善服务体系。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责任目标考核范畴,制定印发《关于推进健康灵台行动的实施意见》《灵台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以县疾控中心为核心、县乡医疗机构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修订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和应急预案,健全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落实全周期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县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股室全力抓、专业机构包项抓、项目单位精准抓“五抓”推进机制。优化调整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和项目质量控制等系列制度办法,整理编制灵台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手册(试行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指标“三色”管理模式,组织召开全县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会、集中约谈会、推进会等会议,研判工作形势,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组织保障,推进任务落实。筑牢服务堤坝。坚持把夯实公卫基础,规范服务内容作为提升项目质效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扎实开展“三查三清一满意”清理核查和“消重清漏纠错”活动,坚持边查边改、边清边改、查改结合,持之以恒做比对、补短板、促规范、提质效,15年来,累计补充居民健康档案信息128140份,纠改错误档案4326份,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全县居民健康档案项目的完整性、信息的准确性、数据的真实性日益凸显,公共卫生服务对象更加精准,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水平日趋提升。跟进服务质效。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公共卫生提质增效的主要手段,14个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盯省市县项目绩效评价和数据质控、网络监测反馈问题,严格时限,责任到人,实化举措,倒排工期,跟进调度,全面落实。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按照责任分工对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依托基层卫生管理平台审核,县局基层卫生股随机抽查,反馈问题未整改到位的,每份健康档案对相关专业机构和项目实施单位分别在半年和年终考核总得分中扣减0.1分,在季度公卫资金拨付时兑现奖惩,同时,对问题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约谈相关人员,以严实举措推动问题整改长效化、项目服务规范化。
十五年来,坚持打好“培训牌”,规范服务内容。坚持把项目培训作为提升公卫服务水平的主要抓手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第三版),广泛开展调研,聚焦短板弱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县卫健局每年至少牵头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项目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组织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围绕承担项目每年各举办项目培训四期,15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项目培训75场次39120人次。组织县乡两级公卫人员352人赴泾川、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崆峒等兄弟区县(功能区)学习交流18次,不断“拓思路”,持续“取真经”,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广角度为县、乡、村三级公卫人员“充电吸氧”、“输血补气”,各级公卫干部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服务质量大幅改观。
十五年来,坚持打好“信息牌”,提高工作效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领跑公卫项目高质高效落实的主要抓手,依托“互联网+健康帮扶”项目,投入资金1070万元,配备云巡诊车9辆,智能公卫系统9套,投入18万元,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1处(配备智能公卫系统一套),充分利用云巡诊车和智能公卫系统智能采集终端累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36432人,实现体检数据自动采集、结果自动上传以及与甘肃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的实时对接,有效解决健康体检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等问题,切实减轻公卫人员工作负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十五年来,坚持打好“引育牌”,培树先进典型。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点创建作为助推项目增效提质、赋能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按照“典型引路、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抓建思路,对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愿景”变“美景”、”美景”成“实景”,县级层面累计抓建公共卫生服务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卫生室10个;乡级层面累计抓建公共卫生服务示范乡镇9个,村卫生室176个,有效助推全县公卫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十五年来,坚持打好“监管牌”,规范资金使用。紧扣资金合规使用、规范管理和效益最大化要求,建立完善“先预拨、后结算”经费保障机制,落实项目资金预拨制度,坚持“钱随事走、事随人走”原则,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财务专账,按要求规范设立公卫科目,严格监督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落实《甘肃省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从严控制资金使用范围,合理规范资金使用,切实保证村(站)项目资金落实,改革资金管理办法,将公卫经费的60%作为村级公卫专项资金,规范统一管理,有效足额保障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
十五年来,坚持打好“督考牌”,激发工作动力。始终把督导考核作为推进项目实施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严格落实月督导、季监测、半年(年)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 “指挥棒”导向激励作用,将“工作数量”、“服务质量”与资金分配相挂钩,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把资金兑现到每一次检查、每一次访视、每一名项目实施人员身上,以铁的纪律、严的措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高效落实。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15年来,灵台县公共卫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初心”为精神坐标,以“实干”为行动底色,将固本强基、增进福祉、群众满意的承诺融入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细节,用创新与担当勾勒出一幅有温度、有效率的公卫服务画卷。微光成炬,星光满天,灵台公卫工作的每一处变化,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全县各级公卫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广大群众的喜悦与荣光。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明天的灵台公卫,昭示着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实施者、逐梦者,更加信心百倍。新的时代、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全县各级公卫干部将始终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情怀,秉持“公卫项目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服务理念,切实肩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使命,履行好“为下一棒奠基蓄势”的责任,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十五五”期间公共卫生各项工作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灵台篇章贡献卫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