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关注

《视听甘肃》灵台:用心撑稳扶残助残“幸福伞”

来源: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杨 发布日期:2024-12-03
分享到:

从职业技能培训到支持创业就业,从精准康复服务到心理健康支持,从无障碍环境改造到细致的日间照料。灵台县在增进残疾人福祉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启动了一系列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与平等的创新举措,努力提升残疾群体的社会参与度和幸福感。

回溯至2018年 11月,在灵台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姚文科怀揣着梦想与决心,创办了灵贸制衣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这家公司已然颇具规模,年产值已达460多万元。

“我经营的灵贸制衣有限公司目前有38人,其中残疾人有5人,我自己是个残疾人,也知道残疾人就业的难处,”姚文科聊起了自己的创业初衷,“我在公司招聘时会优先考虑残疾人和家庭困难的人员,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立自强。”

姚文科是灵台县残疾人创业的典范之一。近年来,灵台县残联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发放创业就业资金等帮扶举措,让一批残疾人凭借自身所擅长的手艺,有了稳定且可观的收入来源,并鼓励他们在有余力的基础上能够带动一部分残疾人实现就业,改善生活状况。

“照护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灵台县通过积极协调,依托县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开招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采取日间集中照护和上门照护两种模式,开展精准化、个性化、规范化的日间照料服务。

以爱养护,以心筑家。在中台镇养老服务综合中心,日间集中照护对象们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三个一群,五个一组,下象棋、玩纸牌、做康复训练......“这里的护理员把我们照顾得很周到,吃得也很好,我们在一起下棋、打牌、锻炼身体,感觉很舒心。”昋建辉正在健身器械上做着康复训练。走进宽敞明亮的手工活动室,一排排精美手工作品摆放有序,有串珠做成的花篮、高粱秆折成的果篮等,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都由日间集中照护对象制作而成。大家相互陪伴,彼此温暖。

据了解,日间照护服务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看护、护理、就餐、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康复训练等服务,引导服务对象开展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等活动。上门照护服务主要对因行动不便等无法到中心的照护对象,由服务人员按照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他们定期提供生活服务。此外,灵台县残联按照“因人而异、因需改造”的原则,为全县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并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效减轻了家庭照护的负担。

“今年以来,灵台县残联立足县情实际,为34名残疾人发放就业帮扶资金,累计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1639件,为6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100名重度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给他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灵台县残联副理事长贾永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