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独店镇:巧用“加减乘除”法,培育婚俗新风尚

来源: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杨 发布日期:2025-08-08
分享到:

提起五年前的婚事,独店镇村民王某(化名)脸上依然难掩苦涩:“当时彩礼将近20万,东拼西凑才凑齐,到现在还在还债。加上房贷、养娃,家里压得喘不过气……婚后生活和美,可一想到欠这么多钱,在村里总觉得矮人一截。”

王某的境遇,曾是独店镇许多农村地区待婚青年家庭难以言说的重负。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元的“天价彩礼”,叠加县城购房、“三金”首饰等刚性支出,如同一道沉重的枷锁,让本应承载祝福的婚俗悄然变味,沦为冰冷的“身价”攀比,更成为侵蚀乡风文明、损耗民生福祉的隐痛。面对这一顽疾,独店镇创新思路,以一套“加减乘除”组合拳精准破题,正本清源,引领婚嫁回归“情礼交融”的美好本真,为乡村振兴注入清新文明新风。

“减法”破旧俗:政策清障,为爱“减负”。彩礼本应是情义的象征,却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异化为“身价标签”和攀比工具,层层加码让普通家庭步履维艰。独店镇直面痛点,精准施策,核心在于“三减”:减经济重负、减习俗积弊、减攀比歪风。一场“线上+线下”并行的文明新风宣传迅速铺开:线上,“独店党建”公众号、村社微信群高频推送暖心案例;线下,“村村响”广播、LED显示屏、包村干部入户走访,将《灵台县农村婚娶彩礼倡议书》《灵台县农村婚嫁礼仪指导性规范》从“办公桌”送入千家万户。镇村社干部“踏破鞋底”,在田间地头、农家炕头,用最朴实的乡音细算“长远账”:省下的彩礼是创业的启动金、是安家的首付款、是育儿的储备金,让小家庭能轻装上阵,奔赴未来。

政策不止于倡导,更为良俗立标尺。《倡议书》明确提出“彩礼总额建议不超过9.8万元”;《规范》强调定亲重在“心诚”而非“金多”,简化流程礼节;迎亲车辆限6辆以内;倡导婚宴节俭,农村每桌(含烟酒)控制在600元内,城市1000元内,宴席不超20桌;随礼农村不超100元,城市不超200元。“以前比的是彩礼秤砣往上加,现在看的是小伙子人品本事硬不硬!”农民张大叔感慨,“这标准让钱花在刀刃上,省下的钱,实实在在给娃们的新日子‘添砖加瓦’!”

“加法”暖人心:乡贤善导,为情“添温”。硬性标准是基石,人情温度是桥梁。独店镇的“加法”,重在叠加温度、增添情谊、增进理解。该镇深度激活乡村内生力量,精心组建“红事暖心服务队”,成员囊括德高望重的老支书、通情达理的老教师、文明新风带头人及资深“红娘”。这些深谙乡情的“和事佬”,成为化解“彩礼心结”的关键润滑剂。调解员善用情理沟通,引导双方家庭细算“感情账、发展账、子孙账”,成效显著:彩礼回归合理区间,陪嫁更重实用贴心。镇政府职工巩某与董某的结合便是典范,彩礼9.8万元,娘家陪嫁一辆16万元的车外加3万元现金。如今小两口生活美满,两家老人亲如一家。“全化成了亲情!”调解员郑子龙欣慰道。当心思用在“暖”上而非“贵”上,入情入理的沟通让“家常理”化为融融亲情。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新风尚,亲家走动更勤,关系愈发和睦。

“乘法”凝共识:民约定约,为风“聚力”。改革成效,需制度保障方能持久。独店镇巧用“乘法”,乘借广泛共识之势,凝聚村规民约之力,让文明新风吹遍乡野。“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核心要求,被明确写入各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觉遵循的“无声指南”,为简约婚俗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凝聚起移风易俗的最大公约数。

张坡村村民冯某嫁女的故事成为生动注脚。两个女儿的彩礼均未超限,他还为每个女儿添上了十万元陪嫁。面对不解,他道出心声:“彩礼要得高,小两口起步就背债,哪还有心思顾亲情?我彩礼要得低,陪嫁给得厚实,女儿在婆家有底气,小家有‘起家本’,日子过得红火,回娘家也勤快,这才是长久的亲!”冯某的这笔“敞亮账”,在村规民约的保障下,如春风化雨,引领新风。

“除法”归本真:删繁就简,为礼“正名”。“除法”并非否定传统,而是对礼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精髓在于清除铺张虚浮、根除陈规陋习、破除物欲缠绕,回归“情礼相融”的本源。保留新婚“回门”谢亲的温馨传统,但大刀阔斧地取消了提亲、迎娶时名目繁多的“离娘钱”、“压柜钱”、“押岁钱”等衍生费用,以及婚宴上劳民伤财的“豪华场景”;订婚倡导仅直系亲属(20人内)参加,由本家长者主持,珍视“三拜礼”等蕴含的仪式感与家风传承,坚决摒弃举债“撑场面”的虚荣积弊。当扎着彩带、载满欢笑的婚车驶入村庄,乡亲们由衷赞叹:“老祖宗的‘礼’,图的哪是排场?要的是这份热乎和美劲儿!如今这场面,才真合了‘礼’的真谛,暖了‘情’的根脉!”

“独店镇以‘减法’破物质枷锁、‘加法’添情感温度、‘乘法’聚乡风共识、‘除法’守礼俗本真,让喜事卸下沉重物质包袱,重拾纯粹情感联结。我们始终相信,彩礼的本质是‘礼’——承载祝福的情意,而非衡量价值的筹码;婚姻的起点是‘爱’——滋养一生的初心,而非堆砌物质的攀比。当每个家庭主动向旧俗说‘不’,当每对新人能轻装携手奔赴幸福,乡村文明的土壤便会自然生长出更健康的婚嫁生态。”独店镇分管领导景转玲总结道。

移风易俗如培土育林,非一日之功;成风化俗似静待花开,需久久为功。独店镇将持续深化探索,完善长效机制,让简约之风浸润人心,让低彩礼婚姻滋润万户,助力乡村文明实现从“破旧”到“立新”的壮丽跨越,引领更多青年主动践行,共同谱写以爱为基、以和为贵、向幸福出发的新篇章。

撰稿:王志文